更改

我们的目标——成为永生的人

添加9字节, 2019年11月1日 (五) 08:32
无编辑摘要
最近百度总裁李彦宏的演讲涉及了这个话题。
'''[https://v.qq.com/x/page/u3011rjrzom.html 李彦宏的演讲:将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保存下来让机器来学习李彦宏的演讲: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思维方式,都可以用机器学习出来]'''
3、等待复活。思想意识永存于虚拟世界中还不完全是人的永生,而是应该在需要的时候将思想意识下载到克隆人或机器人身上,成为一个没有忘记前世时光的实体人,像一个再次下到凡间的神。这个凡间的神人又可以再将思想意识保存于虚拟世界,再迎来下一轮的“下凡”,这样周而复始,永世长存。
怎样的保存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一个人的头脑总会不断的思考,不是想这就是想那,而更多的是在外界的刺激下一闪而过,随即忘记,还有很多的是胡思乱想,但也是一闪而过,可能不久就忘得一干二净。而能成为我们的思想意识的都必须在头脑中重复多次形成了习惯思维,或是记忆下来,不是记忆在脑海中,就是输出记录在身外的某种介质上。古代是刻在石头上、龟甲上、竹简上,后来是纸上,现在则更多的是输出成为电子文档,成为录音录像、电子的照片、日志、文章,以及网络上交互的往来书信、邮件等。现在人们正在研究脑机接口输出,希望能更快更准确的记录人脑中的思想意识。一个人的头脑总会不断的思考,不是想这就是想那,而更多的是一闪而过,不管有用没用,如果不记下来,或反复思考以强化记忆,绝大多数不久就会遗忘。能成为我们的思想意识的都必须在头脑中重复多次形成了习惯思维,或是记忆下来,不是记忆在脑海中,就是输出记录在身外的某种介质上。古代是刻在石头上、龟甲上、竹简上,后来是纸上,现在则更多的是输出成为电子文档,成为录音录像、电子的照片、日志、文章,以及网络上交互的往来书信、邮件等。现在人们正在研究脑机接口输出,希望能更快更准确的记录人脑中的思想意识。
我们还会通过语言、文字留在别人的记忆中,间接的由他人保存。
这就产生了一个微妙的,又符合科学的过程:大脑中的思考——输出(声音、文字、影像)——人工智能处理——成为虚拟的永生人——输入到大脑成为意识不间断的永生人。
我们记录自己的行为时需要有所取舍,像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这些行为不用记录和保存,因为这是人的普通的共性,这些共性特征不需要每个人单独保存,而是交由人类永生计划的技术团队来保存。我们记录自己的行为时需要有所取舍,像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这些行为不用记录和保存,因为这是人的普通的共性,这些共性特征不需要每个人单独保存,而由人类即将设计出来的通用虚拟的永生人来实现。
要记录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为特征,还涉及到值不值记录和保存的问题,这不但关系到记录的效率,还涉及到未来的永生人的存在以及复活的可能性。宇宙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需求,人类能发展到今天,是因为符合了宇宙的发展规律和需求。当一个保存于虚拟世界,相当于有“灵魂”的虚拟人,要复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决定的力量,除了决定于虚拟世界操作(控制)系统,还得间接决定于现实世界中的人,就像一个人的出生,不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就是间接的由其父母来决定。
行政员、groupone、管理员
16,816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