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个编辑
更改
我的乡愁亲情
,无编辑摘要
先人泉下可欢欣。<br>
【父亲曾在乡下做过碾布工,能用双脚踩重达二百斤的大碾石在布辊上来回转动,他有个外号“千钧”,大概是由此而起。家里因人多、收入少,比较贫穷,加上迷信等原因,故在解放前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分别被卖、送他乡。母亲曾对我说,要不是解放,我也是这种命。我幸运伴随新中国一起长大!两放,即1949年的解放和1978开始的改革开放,这是中国人民命运的两大转折标志,家世更得此幸运。2004年举行女儿结婚仪式,从乡下和各地来祝贺的亲属欢聚一堂,此欢乐情景使作者联想起在家境艰难时期辞世的父母,不禁无限感慨。特写此诗记之。]
2、少年在乡下的日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在乡下读小学、初中。那时新生入学不仅要报年龄,还要量身高。开学那天,老师因我个小不让我进课堂。我哭闹了一场,加上村里人来说情,学校才勉强把我收下“试读”。那时家境较穷,乡下又实行“公社”化,遇上困难时期,人人按定量供应口粮,劳动力的口粮多些。那时很少有肉菜吃,几乎餐餐吃炒盐拌饭。母亲为了让我吃得饱些,常把自己按口粮蒸的钵饭匀出一块到我的饭碗中。大概是这些经历对我刺激吧,我学习非常刻苦、发愤,取得较好成绩,并担任班干、团干乃至校学生会主席职务。1965年初中毕业后,考入省城名牌学校读高中。】
4月4日上午两女儿分别从中山、深圳下班后赶回广州和我们会合一起,然后于下午二时多由大女儿开车奔向兴宁市。由于塞车误时至晚上8点半后才到预约的联康威尼思国际酒店。这家传称五星级酒店,规模很大富丽豪华,到此令我第一感觉家乡兴宁变化太大了,中心城区已几倍扩大,高楼林立,街道宽畅,行驶的尽是各式品牌轿车,已无险象百出的三轮摩的车,而且配套建有如此高档的酒店,真是了不得哦!第二天即4月5日是正清明节日(因为又是初一,按乡俗不宜上坟,故在乡下的亲们在此前一天就完成了扫墓祭祖现场活动)这天中午我们按常例在一饭店安排了亲聚会餐,开了三围台,在兴宁的我辈直系各家成员或代表都来了计有三十多人参加,一年一度的这种相聚,大家都很高兴,畅谈亲情乡愁,都有很多感概。至4月6日中午我们离兴返穗的这一天半时间里,我们还抓紧回大刘屋老家一趟,这是”兴宁十大古民居”之一,我在这里出生并长大到广州读高中时才离开。我走访慰问了所有还健在的亲兄嫂姐与姐夫(共8位)。这些长辈都得到各家子女很好的照料,其中年逾九旬的大嫂生活已不能自理,她的4个儿子便按月轮值陪伴照顾起居。邻居几位大娘见到我都称赞我这几个侄子诚孝尽责做得好,这令我十分感动。(注:一个月后,大嫂无疾而终,享年九十岁,是至今本家族最高寿者。)我们还应邀参观了3位侄子、2位侄女、1位外甥在兴宁碧桂园等新潮小区的高楼居所。各小区环境优美,室内家装精致豪华,令我刮目相看。他(她)们都已是四、五十岁的人了,这是他们经过许多年的奋斗努力才得来的幸福生活。我为家族众亲保持诚孝品德和取得良好业绩感到非常骄傲和欣慰!还值得一提的是,4月6日早上在酒店聚亲饮茶时还碰到了几位多年未见的初中同学,都感到意外高兴!他们也是回老家扫墓的。这几年两女儿虽然自身事务繁忙但都坚持陪送我们回兴宁老家过清明节,一起参加敬老会亲,今年也是!这使我感到十分心满意足。在此感叹一句:清明祭祖好一节,敬老会亲正相宜!感谢众亲我们此行的欢迎和支持!祝福族亲世代繁荣幸运!(2019.4.6)】
先祖功勋多炫耀,
吾生感悟夜难眠。
9、祖屋有清廷奖的“恩荣”匾
善举情怀世代传。
[2013年8月]
10、想起孔明
【今年清明节回故乡,顺便游览了兴宁城关和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振成门、永泰关两处古迹依然保留半世纪前的记忆。而神光山却有修饰一新的变化,公园广场宽阔庄严,辉煌高尚,“神光山”、“兴旺安宁”金字高悬大门牌坊。登半山上,不见记忆中的石古大王(一直以为是一块大岩石),看介绍才知石古大王是姓石、姓古的两位抗敌护乡的英雄,这里已兴建了石鼓大王庙供祭祀。登上新建的望兴楼远望,城区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一派开发景象;客家围龙屋随处可见,特色明显。有感,作此诗记之。】(2015.4.6)
【今年新春遇严寒天气,没有外出旅游,但通过微信群收阅了许多亲朋好友发来的节日喜庆游览视频,别有一种足不出门知天下之感,特作诗记之。】(201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