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6
个编辑
更改
创建页面,内容为“{{4}}請廣傳:保護香港抗日戰爭遺跡,善用本土資源開展國民教育<br> ————致全港各界的倡議書 <br> 1941年12月8日,日...”
{{4}}請廣傳:保護香港抗日戰爭遺跡,善用本土資源開展國民教育<br>
————致全港各界的倡議書
<br> 1941年12月8日,日寇進犯,香港陷入“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之中,這期間,民眾受難,志士抵抗,香港的抗日戦爭呈現了中英、中美、國共的全面合作。
<br> 香港抗戰是香港人尚能捉摸到的血肉傳奇,不可忘卻的集體記憶。在抗戰中凝成的同舟共濟精神,是香港人最基本的核心價值。繼承香港抗戦精神,才會有香港社會的穩定和持續繁榮。
<br> 運用香港的抗戰歷史幫助青少年認識本土,培育從愛家護鄉出發的國家民族意識,是履行香港“一國兩制”不可或缺的一環。
<br> 但是,今天全港鮮見當年市民救亡活動,英軍和加拿大軍18日浴血衛城,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三年零八個月殊死抗戰的遺跡紀念。我們有責任盡力留存歷史記憶,以表達對保衛過我們棲身土地的先人的至誠敬意,向自己的良心作出交代,傳承民族血脈和家國情懷。
<br> 我們向全港各界倡議“保護香港抗戰遺跡,善用本土資源開展國民教育”,並發起為遺跡保護籌集專項基金。
<br> 國家文化旅遊部屬下的「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支持和批准我們發起成立「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香港抗戰遺跡保護專項基金」指導我們的工作,監管資金的使用並發出中央級慈善基金捐款的發票,享受有關獎勵。
<br> 基金用於整理香港超過一百處抗戰遺跡的文字、視像資料,參照歐洲為受猶太人置設小型「絆腳石」製作安置附二維條碼的小型銅牌,形成大規模的分散紀念碑群。將規劃香港抗戰遺跡旅遊專線,安排老兵,學生,社團到遺跡舉行紀念活動。開展“尋找三年零八個月最後見證人"活動,發動年輕人用漫畫,攝影,微電影方式記錄歷史。配合新修的初中中國歷史內抗日戰爭課程製作適合教學需要的視頻教材。爭取利用抗戰遺蹟建設抗戰歷史教育營,用軍事遊戲丶應急訓練丶鄉間生活多元手法吸引青少年參加,使其成為學校課外教育的恆常基地。
<br> 我們將繼續要求特區政府建設永久的「香港抗戰歷史紀念館」以善用香港這段歷史培育青少年國民意識,開展二戰學術研究和國際交流,並成為香港特色旅遊的全新名片。
<br> 我們懇請香港各界熱心青少年教育,關心歷史和未來的有心人士及社會基金參與保護香港抗戰遺跡,善用本土資源開展歷史教育工作。為「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香港抗戰遺跡保護專項基金」籌款,歡迎參與,謝謝支持!
----
發起人名單:
#新界社團聯會
#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
#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
#中原慈善基金會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中華精忠慈善基金有限公司
#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
#國民教育學會
#香港文旅研習社有限公司
#香港索償協會
#中國國際衛視亞洲台有限公司
#中日和平教育協會
#大中華區澳門管理學會
#香港華人革新協會
#勁松聨誼會
#中華業餘無線電研究會
#香港公共管治學會
#香港公屋青年互助社
#香港長者文化交流促进会
#香港東北青年會
#香港青雋學生聯盟
#香港華人革新協會
#素質教育發展中心。
----
#方蕙蘭
#林廣兆
#龍子明
#凌友詩
#莫世祥
#陸錦榮
#區志堅
#潘星磊
#鍾建新
#邱逸
#吳承海
#胡裕明
#羅叔清
#陳磊明
#毛來媛
#司徒乃鐘
#黎廣業
#陳廣盛
#黃顯舜
————致全港各界的倡議書
<br> 1941年12月8日,日寇進犯,香港陷入“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之中,這期間,民眾受難,志士抵抗,香港的抗日戦爭呈現了中英、中美、國共的全面合作。
<br> 香港抗戰是香港人尚能捉摸到的血肉傳奇,不可忘卻的集體記憶。在抗戰中凝成的同舟共濟精神,是香港人最基本的核心價值。繼承香港抗戦精神,才會有香港社會的穩定和持續繁榮。
<br> 運用香港的抗戰歷史幫助青少年認識本土,培育從愛家護鄉出發的國家民族意識,是履行香港“一國兩制”不可或缺的一環。
<br> 但是,今天全港鮮見當年市民救亡活動,英軍和加拿大軍18日浴血衛城,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三年零八個月殊死抗戰的遺跡紀念。我們有責任盡力留存歷史記憶,以表達對保衛過我們棲身土地的先人的至誠敬意,向自己的良心作出交代,傳承民族血脈和家國情懷。
<br> 我們向全港各界倡議“保護香港抗戰遺跡,善用本土資源開展國民教育”,並發起為遺跡保護籌集專項基金。
<br> 國家文化旅遊部屬下的「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支持和批准我們發起成立「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香港抗戰遺跡保護專項基金」指導我們的工作,監管資金的使用並發出中央級慈善基金捐款的發票,享受有關獎勵。
<br> 基金用於整理香港超過一百處抗戰遺跡的文字、視像資料,參照歐洲為受猶太人置設小型「絆腳石」製作安置附二維條碼的小型銅牌,形成大規模的分散紀念碑群。將規劃香港抗戰遺跡旅遊專線,安排老兵,學生,社團到遺跡舉行紀念活動。開展“尋找三年零八個月最後見證人"活動,發動年輕人用漫畫,攝影,微電影方式記錄歷史。配合新修的初中中國歷史內抗日戰爭課程製作適合教學需要的視頻教材。爭取利用抗戰遺蹟建設抗戰歷史教育營,用軍事遊戲丶應急訓練丶鄉間生活多元手法吸引青少年參加,使其成為學校課外教育的恆常基地。
<br> 我們將繼續要求特區政府建設永久的「香港抗戰歷史紀念館」以善用香港這段歷史培育青少年國民意識,開展二戰學術研究和國際交流,並成為香港特色旅遊的全新名片。
<br> 我們懇請香港各界熱心青少年教育,關心歷史和未來的有心人士及社會基金參與保護香港抗戰遺跡,善用本土資源開展歷史教育工作。為「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香港抗戰遺跡保護專項基金」籌款,歡迎參與,謝謝支持!
----
發起人名單:
#新界社團聯會
#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
#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
#中原慈善基金會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中華精忠慈善基金有限公司
#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
#國民教育學會
#香港文旅研習社有限公司
#香港索償協會
#中國國際衛視亞洲台有限公司
#中日和平教育協會
#大中華區澳門管理學會
#香港華人革新協會
#勁松聨誼會
#中華業餘無線電研究會
#香港公共管治學會
#香港公屋青年互助社
#香港長者文化交流促进会
#香港東北青年會
#香港青雋學生聯盟
#香港華人革新協會
#素質教育發展中心。
----
#方蕙蘭
#林廣兆
#龍子明
#凌友詩
#莫世祥
#陸錦榮
#區志堅
#潘星磊
#鍾建新
#邱逸
#吳承海
#胡裕明
#羅叔清
#陳磊明
#毛來媛
#司徒乃鐘
#黎廣業
#陳廣盛
#黃顯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