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软件设计:原型”的版本间的差异
| (未显示4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 |||
| 第1行: | 第1行: | ||
{{4}}  | {{4}}  | ||
| + | {{思维软件设计02}}  | ||
| + | 下述软件和最终的“思维软件”相差很远。但基于目前的软件应用水平只能采取这样的思路和过程方法。现在应用的软件,从原理上说,都是希望代替人的思维,就是说,所有的软件都是思维软件的模块原型。比如说,如果人工智能能达到人脑的水平,那么计算机就能代替程序员自动编程了,那么现在的软件代码生成器就是思维软件的一个原型。  | ||
| + | *[[机器人小思]]  | ||
| + | *[[ISOMIS]]  | ||
*[[通约之路]]  | *[[通约之路]]  | ||
| − | |||
| − | |||
*[[管家婆个人版ERP]]  | *[[管家婆个人版ERP]]  | ||
| + | *[[江南仁微信机器人]] 微信号:sseuujn  | ||
| + | *[https://mp.weixin.qq.com/s/8v2jKaEW0xXTNDlY7vF2cA 如何与江南仁机器人对话?]  | ||
| + | *[[Discuz!]]  | ||
| + | *[[董光壁:自然科学三大理论体系的交叉与统一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