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一”的版本间的差异
| 第2行: | 第2行: | ||
三教指道释儒。三教归一的思想,起于宋,兴于元明清。 | 三教指道释儒。三教归一的思想,起于宋,兴于元明清。 | ||
| + | |||
| + | |||
| + | 道教始于道家,东汉末年张角建“五斗米教”至张道陵成形。 | ||
2020年8月7日 (五) 21:04的版本
”金丹舍利同仁义,三教原来是一家“,意思是儒、佛、道三教本来同属一个渊源。
三教指道释儒。三教归一的思想,起于宋,兴于元明清。
道教始于道家,东汉末年张角建“五斗米教”至张道陵成形。
| 第2行: | 第2行: | ||
三教指道释儒。三教归一的思想,起于宋,兴于元明清。 | 三教指道释儒。三教归一的思想,起于宋,兴于元明清。 | ||
| + | |||
| + | |||
| + | 道教始于道家,东汉末年张角建“五斗米教”至张道陵成形。 | ||
”金丹舍利同仁义,三教原来是一家“,意思是儒、佛、道三教本来同属一个渊源。
三教指道释儒。三教归一的思想,起于宋,兴于元明清。
道教始于道家,东汉末年张角建“五斗米教”至张道陵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