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自我意识到底是什么?丨意识的原理

添加16字节, 2021年12月4日 (六) 02:14
无编辑摘要
{{45}}作者:[[我爱你文摘]]
引言:网上看到几个感兴趣的问题,回答如下:
我认为“自我意识”实际上就是“意识”的群体性作用的结果,这里用的“意识”,不仅仅是说人的意识,而是指通过量子塌缩获取的信息,是广义上的意识,这个是我自己定义的。
我之前有过一个假设,我将意识定义为通过量子塌缩获取的信息,其实彭罗斯关于意识的客观还原假说也就是这样认为的。我之前有过一个假设,我将意识定义为通过量子塌缩获取的信息,其实[[彭罗斯]]关于意识的客观还原假说也就是这样认为的。
在有些高分子物质如RNA中存在“游离态性质的量子比特”,这种游离态量子比特的作用就相当于麦克斯韦妖,它们可以通过感应与之发生相互影响的其他微观量子(如外部的光量子或者其他类型的微观量子),从而获得外部的信息,再加上能量,从而实现熵减。这种亚宏观尺度下的物质对微观量子之间的双向感应,实际上是由这种“游离态量子比特”作为“中间人”来实现的。在有些高分子物质如RNA中存在“游离态性质的量子比特”,这种游离态量子比特的作用就相当于[[麦克斯韦妖]],它们可以通过感应与之发生相互影响的其他微观量子(如外部的光量子或者其他类型的微观量子),从而获得外部的信息,再加上能量,从而实现熵减。这种亚宏观尺度下的物质对微观量子之间的双向感应,实际上是由这种“游离态量子比特”作为“中间人”来实现的。
这就是意识的最基本的产生机制和原理。
现代更多科学家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由更深层次的东西“涌现”出来的,也可以认为“部分”物质就是“涌现”出来的(我想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涌现的结果)。
弦论大师波尔钦斯基说:“光传播的方向,既不是空间也不是时间,我们称之为‘空’(null)。它是空间和时间的交界”,“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直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空’方向的存在,可能比空间或时间本身更基本。”弦论大师[[波尔钦斯基]]说:“光传播的方向,既不是空间也不是时间,我们称之为‘空’([[null]])。它是空间和时间的交界”,“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直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空’方向的存在,可能比空间或时间本身更基本。”
那么,如何定义物质呢?我想可以就认为是“信息”,现代物理学也认为,宇宙的最基本单元是量子比特,是信息。从认知层面理解,只有被人类群体性共同认可的感应信息,才能叫“物质”。这就是物质,无论是涌现的结果,还是最基本的量子比特,都脱离不了被“人类”意识到,没有感应到的就不是物质,就是不存在。
行政员、groupone、管理员
16,816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