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高中首年

添加11字节, 2023年3月19日 (日) 02:27
无编辑摘要
[[文件:“高中首年”图片(2).png]]
附中的文艺晚会<br>
高一从开学开始,我班就体现出团结互助的精神。从惠阳县来的小刘回忆当年的经历,深情地说——
[[文件:“高中首年”图片(6).png]]
附中校运会的长跑比赛<br>
高一的时候,我又重拾小学时喜爱的乒乓球拍,打起乒乓球。原因是班上有两位要好的球友:惠民和国光。惠民的家在华南师院,所以我们经常到华师打球(那是运动场北面长长的一排平房,多为乒乓球室,里面的球枱一流)。在路上,在球室,国光与我们滔滔不绝地交流打球心得的情形现在还历历在目。惠民和国光都是干部子弟,而我只是职员家庭出身,我们能够这么平等地交往玩耍,一年后,也就是文革时期就不大可能了。
下学期,我和文森报名参加了航海多项队(听说该队的活动不错,我班L青就是第一批队员)。我俩都体型偏瘦,想多锻炼锻炼。航海多项队是广州市航海俱乐部在学校开展国防体育运动的业余队。我们第一个训练项目是学习打绳结。打绳结是船员的基本技能。绳结有各种打法有多种用途,简单的如水手结、半结、八字结、平结等。第二个训练项目是划舢板。划舢板,我在电影里看过(包括划救生艇),既要技巧又特别消耗体力。周日早上,我们先到东湖公园出去的珠江边,乘来接我们的船到珠江泳场隔壁的航海俱乐部,再由教练讲解,上舢板示范,最后划出去练习。我们是面朝后分两排坐着,双手紧握又长又重的船桨,身体先尽量前倾,然后用双手和身体后倒的合力拉桨,以划水距离越长、用力均匀为最佳。只练习了一个半小时,我就腰酸手累。回家后,自己才发现内裤已经磨穿,屁股也磨破了皮!后来为了有更多的训练时间,航海俱乐部决定我们平时到华南理工学院训练。于是,约定时间,他们把一批船桨用船运到猎德码头,我们再接应,一人一支扛回学校。以后每逢周六的下午,我们就到华工的西湖进行划舢板训练,不必去航海俱乐部那么远了。
[[文件:“高中首年”图片(7).png]]
划舢板<br>
一天中午,团委、学生会板报栏贴出醒目的大红纸,标题写着大大的“喜讯”二字。原来我班L旦同学(见下图)参加全国性比赛蝶泳成绩达到标准,被评为运动健将,是我省获得这一殊荣的首位业余选手。这个喜讯,顿时全校轰动;自此,L旦成为我们班的“代名词”,几十年过去了,附中老三届几乎人人还记得这个名字。初中入学的时候,我们新六5班(当时是新学制)就有两位女泳将:蝶泳二级运动员的 L旦和蛙泳二级运动员的翠玉。她俩都是从沙面小学考进来的。她们一边读书一边训练比赛。后来翠玉的蛙泳成绩没有大的进步,初中毕业后她也离开了学校。L旦虽然身体条件没有优势,但是她坚持艰苦的拼搏,成绩不断提高:1964年,获全国少年100米蝶泳第二名,1965年获国家运动健将称号,时年16岁。
2,57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