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行色匆匆逛越南.jpg]]
漫步在河内,还有一样特色令人难忘,那就是中华文化对这个国家的影响。中国和越南文字相通,汉字曾在这个国度里风行,现存的古迹全部是汉字题名。后因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强行推行法语的影响下,创建了以拉丁字母为元素的本土文字,被漫步在河内,还有一样特色令人难忘,那就是中华文化对这个国家的影响。中国和越南文字相通,汉字曾在这个国度里风行,现存的古迹全部是汉字题名。后因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强行推行法语的影响下,创建了以拉丁字母为元素的本土文字,被确定为当今越南国语。但是越南的报刊、书籍、官方文件和口语交谈中,依然处处可见汉语同源性借词。如把图书馆称为“书院”,称军队的司令员为“都督”,称著名的学者为“輸林”。许多汉语中已经疏远、不常用的词汇在今天的越南语言文字中仍旧顽强地保留着。越南和中国民俗相近,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越南人也称自己是“龙子仙孙”。两国都流行十二生肖,只不过中国属“兔”的人在越南属“猫”。在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政府将春节列为法定假 市和鸿基市对开的海面上,是越南整个海岸线中风景最美丽的区域。“没到过下龙湾就等于没来过越南,来到下龙湾又好像回到桂林”。异域乡景是许多中国游客在下龙湾观光后的共同感觉。在世界上,中国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之称而下龙湾其景色酷似桂林山水,又被人们誉为“海上桂林”。不同的是它集桂林山水之丽于浩瀚的波涛之中。一片碧蓝的海水环绕着许多千姿百态的石灰岩小山峰,因为它在海上,所以感觉要比桂林的景致宏大得多,视野也开阔得多。人们来这里旅游观光的主题就是“观海”、探洞”和“尝鲜”。当地人传说下龙湾是天上的神龙下凡,身体化为了海湾,龙鳞变成了湾内的岛屿和无数的嶙峋怪石。当地旅游部门根据不同的景点组合了5条海上观光线路,最短的4小时,长的需要两天才能观赏完。拜寨坊港口是整个下龙湾的旅游中心。每日清晨码头挤满了待客的游览船。大多数船的客舱扁平、宽敞,能乘坐30人左右,也有的船高大、豪华,并设有住宿的客房,那是专门为两日游线路的观光客准备的。湾里的海水非常清,站在船甲板上,可以看到水下5米、甚至10米的地方。时常也可以看见轻盈飘逸的水母,一个个美丽而透亮,好像降落伞般漂浮在大海里。当船离开码头,拂着轻柔的海风,凭栏凝望浩渺的大海,如画的景致纷至沓来。汪洋大海中竟然“仸出”这么多青山,而且各具形态,相互辉映,不能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那一座座巍然耸起的奇峰异岛,这些由南亚陆地下沉海中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充满了大海漫不经心地拉扯所堆塑成的抽象自然岩雕。它们仪态万千,令人目不暇接。有两石相靠,水中分的“斗鸡石”,这是下龙湾标志性的景物;有一石独立,一柱擎天的“笔屿”;还有仅在退潮时才能显露出来的“青蛙屿”。每到一个景点附近船家总是有意减慢速度,让惊喜的游客从不同的角度尽兴地观赏、拍照。欢喜图画的为景附形,欢喜文学的为景抒怀,人们无不赞美大自然对下龙湾的赐予。 下龙湾海区共有1969座岛屿,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海找不高,最高的200米,最低的仅5米,但是岛屿周边都比较陡峭,人们要想登上岛屿非常困难。下龙湾的岛屿呈几条平行的圆弧形,这种特殊的条件使湾内的海水格外平静。我们乘游船出海不久,不知从哪里突然窜出一艘小艇,径直朝我k们驶来,眼看就要相撞时,小艇上的男青年抛出一条绳索麻利地套住了游船舷上的木桩随大船而行。他不停地向船上的游客兜售小艇里载着的鲜活海鲜和热带水果,价格也相当便宜。我也是第一次品尝到了暗红色、棱角分明、方形的柿子。游客们在观海、探洞之余,还可以趁此机会精心挑选一些活蹦乱跳的海鲜交由船家烹制在坐拥美景的同时大快朵顾尽情地享受着下龙湾的游趣。 タ阳西下,玩海归来。许多游客留连、徘徊在大海边。黄昏的大海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タ阳的点点余晖,像碎金子般撒在茫茫的海面上,在人们眼前闪动跳跃。这是大海和太阳共同创造的果实,天知、海知,你知………感人而无粉饰。在海边,人们可以尽情地倾泻曾经压抑的情感,把心底最真实的故事讲给大海听,同时又从大海那宽大的胸怀中得到启迪。我想这大概也是下龙湾和所有的海岸一样吸引游客的又一原因吧。 边,人们可以尽情地倾泻曾经压抑的情感,把心底最真实的故事讲给大海听,同时又从大海那宽大的胸怀中得到启迪。我想这大概也是下龙湾和所有的海岸一样吸引游客的又一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