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文明探源

删除23字节, 2019年2月26日 (二) 13:46
第一节河图、洛书研究简史及述评
按照传统说法,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在上古时代既已存在,但河图、洛书实物以及河图、洛书在上古时代的真实用途却未能流传下来,直到宋代,一些研究《周易》的著作中才出现各种图式,并称其中的两种图就是上古的河图、洛书。这两种图式在上古时代是否存在,它们是否就是上古的河图、洛书,它们在上古时代有何用途,一直是干古难解之谜。<br>
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顾命》:“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
、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①。”从这则记载可以看出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①。”从这则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河图应是玉一类的物品当时的河图应是玉一类的物品,或者是刻在玉上的一种图或者是刻在玉上的一种图,和其他玉器同时陈列在和其他玉器同时陈列在起,并无任何神秘之处。郑玄为《尚书》作注:“图出于河,王之所受。一有洛书二字②。”说明郑玄曾看到有的《尚书》文本中有“洛书”二字。按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帝王之所受。一有洛书二字②。”说明郑玄曾看到有的《尚书》文本中有“洛书”二字。按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西序陈列五件玉器西序陈列五件玉器,东序也应该陈列五件玉东序也应该陈列五件玉器,这样才显得对称和谐,与“越玉五重”记载相符。可见并与“越玉五重”记载相符。可见在西周成王、康王时代,河图、洛书都还存在。河图、洛书都还存在。经幽王之乱,西周积累的货物宝西周积累的货物宝器被犬戎劫掠,器被犬戎劫掠计河图、洛书也不会幸免。老子作为东周守藏室之史估计河图、洛书也不会幸免。老子作为东周守藏室之史,一直未言及河图、洛书一直未言及河图、洛书;孔子曾入周参拜过明堂,会见过老子,孔子是否与老子讨论过河图、洛书问题孔子是否与老子讨论过河图、洛书问题,文献中未见提及。孔子一直盼望能见到河图、洛书文献中未见提及。孔子一直盼望能见到河图、洛书,直到老年时仍未见到。从西周灭亡到孔子而立直到老年时仍未见到。从西周灭亡到孔子而立,中间不过二百多年时中间不过二百多年时间,两件国宝的失落,竟在中
1,894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