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文明探源

添加10,064字节, 2019年2月27日 (三) 02:36
第一篇 河图、洛书考释
[[文件:Z002.png]]
[[文件:Z003.png]]
对于河图、洛书这种在没有文字时代创造出来的珍升文
物,到了有文字时代反而失传了,它们的图形和真实用途又末
能记录下来,这就给研究丁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即使像含山玉
片这样重要的实物已被发掘出来,人们仍然以陌生而怀疑的
月光审视
第二节河困、洛书用途的发现
1995年12月27日,笔者在研究图书馆历史时,上溯到
没有文字的时代,那时候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保存、传递
信息的呢?据说是用结绳。《易·系辞》云:“上古结绳而
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9。”按《易·系辞》的说法,结绳具
有和文字相同的功能。结绳是一种难以长期保存的物品
人们很难见到上古的结绳实物。郑玄对上古结纰记事的推
是:“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作为区别同
类事物的大小
人有叮能这样做过:如果把这君成
是上古结绳记事的唯一准则,不仅使结绳显得十分拙劣,而
且也使古人屁得十分愚昧。唐孔颖达在引用郑玄这句话时
认为“义或然也”,即并未作绝对肯定,但后来有的人却把郑
的推测和上
事等同起来,并认
记忆,还不可能把具体事情记卜来。依笔者之见,如果古人
结绳记事
是用大绳结记大事,小绳结记
连帮助记忆的功能也不存在。如果一个用十个大绳结记
十件大事,当他忘记其中两件大事时,这些完全相制的绳
结如何帮助他回忆呢?一个人一生中遇到的大事、小事很
 
多,按这样的方法记录到绳子上就是一长串大大小小的绳
结,一件不斋要冉记忆的事如何从结维上和记忆中同时消
失,一件新的需要记住的事又如何表示已经被记录到绳子
上,并与所记的事建立起对应关系,这些都是无法解决的
题,可见郑玄的推测只能是结绳记事法则中的某一方
頂,并不能代表格个结绳记事。因此,应
代的结绳
记事重新进行认识。这时,笔者忽然想到,传说中上古曾
有河图、洛书;它们在上古究竞有付么川途呢?把宋人所
传的河图、洛书图式找来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再与伏薇
卦方位图对照
专北工作者的自觉,立剡就能有出
们在上古时代的实际用途。原来,河图、洛书与八方位
图相配
进行数码结绳记事。用这种结绳记事方
法,可以把事件的内容清清楚楚地记到绳子上。为了证明
上占先民创造的河图、洛书确有这种用途,先做结绳记事
模拟试验
进行模拟试验之前,先做
单分析。把一件事记
录到绳子上,不仅要求结绳记事者自己能看懂,而且要让别人
也能看懂,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规则,结绳记事者按一定的规
在绳子上打结,别人再按这个规则来“阋读”这条结绳上记的
亨,这样才能达到记录保存和传递信息的计
在确定规则以前,先分析一下一件事需记哪些项目。首
先要记事件的名称,表明是人、是物,线是其他自然现家,然后
再记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具体内容。所以,事件的
称、时间、地点和内容,是要求结绚能表达出来的四个基
项目。下面再分析一下结绳的特点,在一根绳子上打结,绳结
可大可小绳结的个数可多可少,绳绪的距离可远可近,这是三种最基本的差别。如何让这三种
差别发挥出作用来呢?应
 
该找出它们和事件的四个基本项
 
目相对应关系,把所要记录
 
事件的各个项目在绳子上一一表达出
 
来。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除了语言(根
据人类学家研究结果,
人类使用语言有一百多万年历史)
和绘画(根据考古学家研究
结果,类绘制岩画已有四万年历
史)可供利用外,其余的就
只有依靠客观世界了。以古代先民
所在的部落(或氏族)为中
心,画一个圆,圆心就代表部落(或
氏族)所在的位置,圆就代
表周围世界(图6-
1);从圆心向南、北、东、西画四
条射线,在
圆上得到四个点,就用它们分别代
表南、北、东、西四个方向
(图6-
2);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它给人类带来光明和
温暖,相对于中原先民所处的地理
位置来说,太阳大多数时候
在南边,可以用南代表阳,则与南
相对应的北就可以用来代表阴;太阳在天上,可以用南代表天,则
与南相对应的北就可以
 
用来代表地;用南代表日食,北航代表
 
地震(图6-3);可以把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用上,与春
、夏、秋、冬四个季节相
对应,南方热,北方冷,夏天热,冬天冷,
可以用南代表夏,北代
表冬,东代表春,西代表秋(图6-
4);从中心向东南、西北、东
北、西南再画四条射线,圆上又增加四
个点,这样,东南、西北、
东北、西南四个方位也可以表示出来
了(图6-5);可以利用这
个方位代表其他一些事物,例如,可
以把中心点也算上,用
9九个数字与这九个方位一一对应起
来,北1、南9、东3、
西7、西南2、东北8、东南4、西北6
、中心5(图6-6)。这样
来,这些数字又可以和前面指定的方
向、季节、事物一一对应
起来,于是,就可以用数字代表时间
、地点和相应的事物。要
表达哪一个项目,就按其相应的数字
在绳子上打结,这样就可
以把要记的事“记录”到绳子上(表1)
当然,要框把事情记清楚,让别人能看懂,结绳时还应
有其他一些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比如说,确定记录顺序时
以规定先
记地点,最后记事件内容,它们
较大的距离隔开;记时间时,如果要
较详细,可以按年、
季节、月、臼、时版的顺序进行“记录”,它价之间用中等的距离
隔开;同样,对地点和事件内容要想记得更详细,也必须规定
些共同遵守的规则
为了说明问慝,下面用一个简单的子把结绳记事过程
例:用结绳记事方法表达“今年春西南方发生地震”这
做法:由表1的对应关系知道,春用三个绳结表示,西
用两个绳结表示,地贷用一个绳结表示。先依次结三个
离很小的结,空一大段,再结两个距离很小的结,空一大段,再
结一个结,这件事就被初步记录下来(见图7
现在,这条绳上记的事只有结
绳记事者心里明白,别人还很难看
懂,因为这条绳上没有记事件名称,图7结绳记事示意图
而“"可以代表许多事物。因此,必须设法把事件名称在
这条绳上表示出来,比如说,可以用一块结实一点的士块表
地,在土块上画个图形表示地震,把它系到绳子的前端
但一般说来没有必要在每根绳上都这么做,记事者应该把
条结绳交给纳绳管理者,说明绳∫上所记的事项,然后由
结绳管理者把它系到表示地震的并按年分段的总纲上,这
样,由许多年积累下来的一部完整的记录地震的“绳书”,就
可以供“结绳阅读者来“阅读”了。一根总纲上打100个绳
14河图洛书新论
 
结,把总纲分成100段,依次代表
100年,60根总纲就可以
记录6000年的地震。在结绳管理者
介绍过各类结绳名称
和记事规则后,“结绳阅读者”就可
以进行“阅读”,可以在这
根绳子前,读出“○○年春天在西
南方发生过地震”。如果
今年春西南方只发生过一次地震,
则打有“三二一”绳结的
结绳就只能有一根;如果没有,则可
以补上。由此可见,这
种结绳记事方法十分准确、可靠。
用结绳的方法不仅能记录历史事件,
而且也可以用来“记
录”地球、月球的运行周期,植物
的生长期,等等。毋庸讳言,
结绳记事虽然是没有文字时代最
好的记事方法,但也并非十
全十美。首先,它受记事地点的严
格限制,不同的地点记录同
一件事,在方位上可能不相同;其次
,“阅读”时必须知道结绳
的规则和结绳的名称,否则,就会把
原来“记录”得很准确的事
件解读得面目全非;另外,挂藏结
绳需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
想长期保存也比较困难。但在那个
时代,除此之外,可能找不
到更好的办法了。
上面是结绳记事模拟
过程,说明在没有文字的
时代,结绳记事方法是确
实可行的。这与河图、洛
4h烤书有什么联系呢?请
再看
一下图65和图6-6,图6-5
相应的正是八卦方位图
(参看图8);图6-6正是宋
人所传的洛书(参看图3)。
图8伏羲八方位卦图
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文字,
第一篇河图,洛书考释15
所以,河图洛书中的各个数字只能用绳结或圆圈、圆点来
表示;八卦方位图中的各个方位只能用卦画或算筹来表
答案就是这样简单,原来,河图、洛书与八方位图相配合
古先民在文字产生以前作为结绳记事用的工
也是结绳管理者和“结绳阅读者”必掌握的工具书。由于
这种结绳记事方法是用数杩形式表示的,所以把这种结绳
记事叫做数码结绳记事
第三节河图、洛书用途的证明
要让明河图、将书确系上内先民所创,并在当时确实是
作为数码结绳记事用的工具书,除了上一节的可行性证明外
还必须进行可能性利存在性证明
先证明可能性,即上古先民确有如此高的思维能力并具
备相应的客观条件
在一百万年前,人的脑模上语言区的部位已经隆起,说明
邦时候的人已具有使用语言能力。由考古学知,在五「万年
前,周口店的“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只有1088毫升,而现
人的平均脑容团是1400毫尹,说明那时候的“北京人"的智
在总体上仍比现代人低;到了距今一方八千年的“
其头骨已具爸玛
的基本
脑容量增加到1
1500毫升,已属于现代人脑容量的变异范围;到了五六干年
前的西安“半坡人”其骨骼与现代人E没有差别了@。所以
从发展进化的观点来看,“山班洞人”和“半坡人”的智力已和
现代人差不多,只是他们积累的知识比现代人少得多。但是
1,894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