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
个编辑
更改
无编辑摘要
由以上理解为基础,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矛盾的问题:假设爱因斯坦坐在一艘以光速运动的飞船上,面前3米处立有一面镜子,那么:<br>
'''问题答案:时间会变慢,空间会收缩'''
首先想象一下,爱因斯坦乘坐一艘以光速三分之二速度(假定光速为每秒钟运动3米),即每秒钟2米速度运动的宇宙飞船上,从你面前向东运动。在飞船上,距离爱因斯面前3米处立着一面大镜子,这个镜子的目的就是让爱因斯坦能够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脸。在这时你看到,一个如乒乓球样的光子以每秒3米的速度由太阳发出,射到了爱因斯坦的脸上。然后这个光子就以每秒3米的速度向爱因斯坦面前的镜子出发。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看到这个光子球相对于你来说,是每秒钟走3米的速度在前进;而同时你也看到,爱因斯坦乘坐的飞船相对于你以每秒钟2米的速度在前进。在你的时间里,你看到这个光子球,一秒钟后就越过了爱因斯坦的脸一米的距离,这一点很清楚,大家也都能理解。所以,你会看到,你的时间过了3秒钟后,这个光子才以爱因斯坦的脸为起点,相对于爱因斯坦的脸走了3米的距离,而后射到了爱因斯坦面前3米处的镜子上。而关键点就在这里了:在你看来,这个光子球在以每秒钟2米的速度运动的宇宙飞船上,需要3秒钟的时间才能相对于宇宙飞船中爱因斯坦的脸运动3米的距离。而这时,爱因斯坦也看到这个光子在他自己面前运动了3米的距离。就是说,你的时间是过了3秒钟后,宇宙飞船上的光子球相对于你运动了9米的距离。而爱因斯坦却看到,这个光子球,在自己面前只走了3米的距离,而时间却只过了1秒钟。所以,在你看到这个宇宙飞船中的光子相对于你、在你面前、运动了3秒钟的时间,走了9米的距离,你测量到的光速是“9米÷3秒钟”=速度为“每秒钟走3米”。而关键点是,爱因斯坦却感到只过了一秒钟,光子在飞船上相对于他自己走了3米距离。由此爱因斯坦测量到的光速也是每秒钟走3米。所以发生了什么事了呢?很简单,你的时间过了3秒钟,而爱因斯坦只过了一秒钟。爱因斯坦的时间变慢了。在你感觉到在3秒钟的时间里,宇宙飞船以每秒2米的速度共计走了6米。而爱因斯坦却感觉只过了一秒钟,而飞船的速度是每秒钟走2米,这样爱因斯坦感到飞船只走了2米。相对于爱因斯坦来说,他的空间也缩短了。而这就是相对论带给我们的,当一个人以一个高速度运动的话,这个人的时间将变慢,而空间会缩短。(这里要说明一下:宇宙中没有任何物体能够以光速运动,只能以接近于光的速度运动。而爱因斯坦那个问题——想象自己以光速运动,只是一个假设的思维。实际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以光速运动的话,对于他来说时间将停止,空间也等于不存在)。相对论带给我们一个超越常识的现象就是,不是爱因斯坦主观感觉上的时间过了1秒钟,他的生命生理新陈代谢过程、墙上的钟、手上的表都会慢下来,也就是说他真的会比你更年轻2秒钟。
'''我们是一只苹果虫吗?'''
当咬一口苹果,有时你会发现一只苹果虫,而那只虫子也在惊讶地发现着你。因为在你没咬开这只苹果之前,这只虫子会以为它自己就是宇宙中心,每肯一小口苹果,它都会认为已经为自己扩展出一小块宇宙空间。苹果虫有自己感知到的气味、味道和纹理,也许还有自己的游戏和艺术。但对于苹果树、田野、汽车、甚至月球来说,根本毫无所知。就算在几百年前,人类还以为地球是平的,而且是宇宙中心,也以为宇宙就这么大。当惊讶发现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时候,人们还固执认为“这就是一切了”。直到近一百年,当发现原来宇宙中拥有那么多的恒星和星系时,却突然迷茫了。一切没有尽头,因为没有人能够保证,今天的我们不是“苹果虫”。下面,就看一下我们的“宇宙苹果”有多大,以及时间—空间是如何虚幻的。
'''对宇宙空间的度量'''
如果把体积是地球130万倍的太阳缩小为一颗核桃大小的话,地球就是在1.5米外围绕它作旋转运动的一粒灰尘,而含有九大行星的太阳系足有322米宽。离我们最近的另一颗“核桃”却在418公里以外。在这个比例中,含有超过1千亿个“核桃”的银河系竟然有965万公里宽——也就是,太阳如核桃大小,银河系的空间有800个地球连在一起那么的宽敞。进而离这颗“核桃”最近的星系有6436万公里之遥远。就算星系之间有这么的遥远,它们还是会相互胶黏在一起形成“星系团”。比如,我们的银河系就是与其它近40个星系组成了科学家称为的“本星系团”。而离我们最近的另一个星系团——“室女座星系团”却拥有2500多个像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星系。离我们最近的星系团是“室女座星系团”,但到底离我们有多近呢?还是以在太阳是核桃的比例中5米外围绕它作旋转运动的一粒灰尘,而含有九大行星的太阳系足有322米宽。离我们最近的另一颗“核桃”却在418公里以外。在这个比例中,含有超过1千亿个“核桃”的银河系竟然有965万公里宽——也就是,太阳如核桃大小,银河系的空间有800个地球连在一起那么的宽敞。进而离这颗“核桃” 最近的星系有6436万公里之遥远。就算星系之间有这么的遥远,它们还是会相互胶黏在一起形成“星系团”。比如,我们的银河系就是与其它近40个星系组成了科学家称为的“本星系团” 。而离我们最近的另一个星系团——“室女座星系团”却拥有2500多个像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星系。离我们最近的星系团是“室女座星系团”,但到底离我们有多近呢?还是以在太阳是核桃的比例中,“室女座星系团”在“核桃”64亿公里以外。而这64亿公里是什么概念呢?比如,地球距太阳是1.5亿公里,而在这个比例中却被缩短为1.5米。而我们离“室女座星系团”的距离是,64亿公里×1000米/每公里÷1.5米=42666亿个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即63999亿亿公里。注意:这是在太阳如核桃大小的情况下,“室女座星系团”离这颗3厘米大小的“核桃”有42666亿个1.5亿公里的距离。此刻,我们对天文数字已经麻木了。然而,就算如此“大” 的一个星系团,在整个宇宙中却是被可以忽略不计的东西。因为一个星系团相对于宇宙来说,就像地球相对于一块拳头大的石头一样,而平时我们谁又会在意在地球上是否多了、或少了一小块石头呢!
'''对时间的度量'''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圈的时间,我们称为一年,即一个地球年。我们感受到的一秒钟就是31536000分之1地球年的时间。我们觉得一秒钟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因为连一次呼吸都无法完成,但对一个原子来说时间却太长了,因为它至少要与其它原子完成10亿的撞击。而原子每撞击一次,即10亿分之1秒的时间,对于电子来说时间又太长了。因为在原子每撞击1次的时间里,电子要围绕原子核转了10万万亿圈。也就是相对于电子来说过了10万万亿电子年。而接下来,一个电子年的时间对原子核中作高速旋转的质子来说,又是无限的久远。质子看电子,就像我们看天上固定不动恒星一样,几千年也不见移动一点位置(比如,对于我们来说,北极星几千年来一直固定在那里;而对宇宙意识来说,北极星又像我们看电子一样,嗖嗖飞奔)。往大一点说,我们以为一地球年的时间很长,但对于太阳来说,这时间简直就是一瞬。因为在一个太阳年(太阳围绕银河系转一圈为一太阳年)时间里,人类经过了2.5亿年。而星系与星系、星系群与星系群之间相对运动的时间又变得无限久远了。而进一步,宇宙与宇宙的相对运动对我们来说,就像苹果虫无法想象竟然还存在汽车或月亮一样!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时空中'''
当有一天,你能够以99%光速——即每秒钟29万7千公里速度向宇宙深处运动时,我们在1秒钟内感知到的意识,如被针扎到时的刺痛,你却需要100秒我们的时间来完成这一意识感受过程。一年后,当你回到地球时,我们早已经死去,因为地球已经过了100年的时间。而问题是,我们相对于谁而衰老,又相对于谁而有意识变慢的情形呢?因为此时此刻,你正“乘坐”在地球上以每秒钟465米速度自转着;地球又以每秒钟30公里的速度围绕太阳旋转;太阳带着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以每秒钟250公里的速度围绕银河系旋转(旋转一圈需要2.5亿年);银河系则以每秒钟600公里的速度向长蛇星座方向狂奔(此刻你坐在电脑前,每秒钟会以880.465公里的速度向一个方向狂奔。而你坐地也不再是日行八万里,而是7607万公里,每年你会走277 亿公里)。而银河系所在的星系团又相对于其它星系团,或类星体相对于我们以每秒钟20万公里以上的速度向宇宙深处狂飙。每一个星系团都如同是宇宙中一个“泡泡”,而泡泡之间都以疯狂的速度狂飙着相互远离。宇宙中没有绝对的静止,每个星系团泡泡都有自己的时间——空间度量。进一步,因为一切都在高速相对运动着,所以,从星系团到星系团,从星系到星系,从恒星系到地球,再到你、我、原子、电子、也许还有“神”,都生活在自己的“时间—空间泡泡中”。我们体验到的永远是过去,此时此刻也是幻境。实际上,我们永远无法活在“现在”上。当你向十米外看一位朋友时,你看到的不是此刻的他,而是3000万分之1秒之前的他,因为从他身上反射过来的光子,需要3000万分之1秒的时间,经过十米距离后,才能走到你的眼睛里。当你与1000公里以外一位朋友通电话时,你听到的也是300分之1秒之前他的声音,因为无线电波需要这么长时间才能从他的手机上“走”到你的手机上。进一步,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光要走8分钟才会到达这里。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永远是8分钟以前的太阳——我们看到永远是过去。假如某一天,太阳一下子堙灭了,我们要等到8分钟以后才会知道。光一秒钟走30万公里,而一分钟会走1800万公里,一天会走259亿公里,一年会走9兆4608亿公里。而这个数太大了,表达起来也不方便,所以科学家就很聪明地将9兆4608亿公里定义为一光年,即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更近一步,当你在晚上放眼天上星星时,你看到许多星光都是几百万光年以外的恒星及星系发出来的。就是说,几百万年以前,当这星星发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光芒时,人类还没有被进化出来,而此刻那颗恒星也许早已暗淡无光。而当你用望远镜看100亿光年以外的类星体时(或者你用眼睛看任何一个星系团时),所看到的是100亿年之前这颗类星体发出的光。而那时,太阳还没有诞生,因为太阳今天只有50岁亿岁。也许此刻,那里的似人生物也在用望远镜朝我们看过来,他看到的也是100亿年前的这里,他要想看到今天的人类及地球,至少还要等在100亿年。从另一方面来说,你此刻放眼看到的所有星系及星系团,也许现在都早已形成了巨大黑洞(实际上,宇宙中的黑洞比我们看得到的星星还要多)。而从那上面进化出来的高级生物也许正乘坐着宇宙飞船向我们奔来。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中,而这个时间——空间本质上,也只是我们脑中对过去事物所作的一种标记。我们无法留住过去,也抓不住未来,而只能活在自己的此时此刻中!而此时此刻也是虚幻的,因为我们留不住任何一个“此时此刻”。最终,一切都是幻境!而幻境之中有一个东西不是虚幻的。这个东西是什么呢?
'''觉者,佛也;这个不是虚幻的'''
凡是我们能够用意识感受到一切的思想、运动、空间、时间,都是脑内原子相对运动的测度,也都因感知而存在。每一层次的事物——电子、光子、原子、你、我、太阳系、银行系、宇宙,都在作着相对运动,而意识就逐层次扩展开去——向原子、电子深处,向恒星、星系、宇宙层面,都呈现出了不同层次的意识——也都是对一个意识的不同呈现——即是,万物皆有佛性,也是万物都是同一个佛性的意思。如果你能钻入电子深处,你会发现,它本身就是一个宇宙体系。而我们的宇宙,对更高层面“意识”来说,也是一个“电子”!所以,佛性不是虚幻的。佛性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这个佛性又如何去感知呢?(来自网络)